在上世紀90年代,我們對于奢侈生活的印象多來自于香港電影的橋段。直到今天,人們都還記得賭神周潤發的那句“給我開一瓶82年的拉菲”。這么多年過去了,電影還在,酒也還在,再究其根里,才發現原來“82年的拉菲”就是世界五大頂級酒莊之一——拉菲·羅斯柴爾德(下文簡稱拉菲酒莊)的作品!這只拉菲紅酒的法文名字是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1982。2010年3月,拉菲集團的產品總監Eric Kohler來到中國。第一次與中國的媒體親密接觸,帶著對拉菲歷史和榮耀的好奇心,我們跟隨著他的講述,在觥籌交錯之間,聽著拉菲的故事,品味時間和葡萄酒留下的陳釀。
位于波爾多產區的拉菲酒莊風景旖旎,不過為保證藏酒的品質,酒莊很少對外開放。
Eric Kohler
拉菲酒莊產品總監
生于1967年2月16日法國南部阿爾勒的卡馬格,來自葡萄酒種植釀造世家。
愛好:帆船和其他水上運動, 跑步和徒步旅行。
1992年取得Purpan農業大學的農業工程************, 同年,亦取得國際釀酒************。2004年,被任命為朗格多克科比埃奧希耶系列產品總監,開始進行產業復興,設定法國南部葡萄酒新標準并推行到最高級別。
沉淀出醇香
拉菲酒莊的紅酒比較內向,不像瑪歌酒莊的紅酒一入口就很有特點。而拉菲酒要等到10年左右她的面貌才會真正呈現出來。
Eric Kohler 對拉菲酒莊的產品有著深厚的情感和自信,他認為在全世界無以計數的葡萄酒中,具有投資價值的葡萄酒超不過1%,而這當中有80%來自拉菲酒莊所在的波爾多產區。作為波爾多五大名莊之一,拉菲酒莊以種植加本力蘇維翁(也稱赤霞珠)為主,這種酒體強勁、單寧豐富的葡萄品種備受青睞,非常適合陳年窖藏。
正如Eric Kohler所言,拉菲紅酒的韻味需要經歷時間的洗練才能顯得更加悠遠。曾有酒評家這樣描述拉菲紅酒:“拉菲酒莊的紅酒比較內向,不像瑪歌酒莊的紅酒一入口就很有特點。而拉菲酒要等到10年左右她的面貌才會真正呈現出來。”Eric Kohler表示,也許正是因為拉菲酒的這種特點,才會被人們稱為酒中“皇后”,排場較大,欲一睹真容需要品酒者耐心等待。
此前筆者有幸參與了拉菲2000年份和2003年份的品鑒會。2000年份的拉菲,香氣濃郁,含有黑色漿果和莓子的味道,入口以后回味悠長。而2003年的拉菲雖稍欠時間的沉淀,但它的香氣卻充滿活力,非常誘人。
正是這種獨特的口感,讓拉菲酒征服了歐美的上流階層。1707年,在倫敦舉行的公眾拍賣會上,英國首相羅伯特·沃波爾(Robert Walpole)為拉菲所折服,對其的喜愛甚至到了每3個月購買一桶的地步。而后拉菲得到法國皇帝的寵愛,當時的凡爾賽宮廷,甚至到了只喝拉菲的地步,拉菲也因此得到“王室之酒”的名號。美國第三任總統杰佛遜在出訪法國期間也迷戀上拉菲,而有他簽名的一瓶拉菲至今仍占據最貴紅酒的頭銜。
拉菲酒莊的龐大酒窖可以容納2000余大橡木酒桶。
1846年拉菲藏酒,歷史是拉菲酒莊引以為傲的資本。
三棵樹釀一瓶酒
在拉菲每2至3棵葡萄樹才能生產一瓶750ml的酒。正是選料程序如此嚴格,才保證了拉菲紅酒的果香突出,芳醇柔順。
Eric Kohler認為,拉菲紅酒的特點首先源自其葡萄產地的獨一無二。Eric Kohler介紹,拉菲莊園總面積90公頃,每公頃種植8500棵葡萄樹。其中赤霞珠占70%左右,梅樂(Merlot)占20%左右,其余為嘉本納弗郎(Cabernet Franc)。平均樹齡在40年以上。每年的產量大約3萬箱酒(每箱12支750ml)。
另外,為保證葡萄的自然和果香,拉菲莊的葡萄種植采用非常傳統的方法,基本不使用化學藥物和肥料,讓葡萄自然成熟后才采摘。在采摘時熟練的工人會對葡萄進行樹上采摘篩選,不好不采。葡萄采摘后送去壓榨前會被更高級的技術工人進行二次篩選,確保被壓榨的每粒葡萄都達高質要求。在拉菲每2至3棵葡萄樹才能生產一瓶750ml的酒。正是選料程序如此嚴格,才保證了拉菲紅酒的果香突出,芳醇柔順。
在Eric Kohler看來,在某種意義上,酒窖的管理才是拉菲品質的關鍵:“葡萄從進入酒窖,混合,發酵到最后的裝瓶都在酒窖中完成。”一旦葡萄裝入桶中,酒窖工匠就要負責每3個月對葡萄進行翻攪并將桶上架。在負責酒桶作業時,他們還負責裝瓶作業。葡萄酒不同,作業的周期也有所不同,但對于優質葡萄酒而言,這一期間一般需要3年時間。
為了進一步提升拉菲紅酒的品質,1975年埃理克男爵積極推動酒莊技術力量的建設:重新對葡萄園進行栽種,安裝當時最為先進的不銹鋼發酵槽,建立一個新的環形酒庫,可存放2200個大橡木桶。這使得拉菲酒品的質量在穩定的發展和富有效率的改革中得到各方面的保證。在上世紀80年代的10年間,好酒疊出:1982、1985、1986與1990皆是特佳年份。酒莊2000年份的葡萄酒曾經再一次創造了歷史——被美國品酒家羅伯特·帕克評為完美的100分。
藝術般的釀造歷程
釀造的關鍵在于選出品質最好的酒,同時將不同品種的葡萄酒以完美的比例結合。
1855年,世界萬國博覽會在巴黎舉行。為了弘揚法國的美酒文化,當時的法國國王拿破侖三世命令波爾多商會將波爾多產區的葡萄酒進行等級評定。當時只有四間酒莊入選“一級”,拉菲酒莊位列其中。至此之后,此分級制度作為官方的標準確立延續下來,拉菲酒莊也就此確立了酒莊的地位。 Eric Kohler介紹指出,拉菲紅酒的地位源于它漫長而細致的釀造方式:葡萄汁在發酵過程中,浸皮的時間控制著紅酒清澈動人的顏色及酒中丹寧的含量;發酵完成后,需要將沉于發酵槽底的酒渣抽取出來,這是一段緩慢而耐心的過程。釀造的關鍵在于選出品質最好的酒,同時將不同品種的葡萄酒以完美的比例結合。這樣不但可以提升酒的品質,還可以保留下不同品種葡萄的風味,而且能結合出更為獨特美妙的口味。經過幾個月或更長的時間,葡萄酒從橡木桶中裝瓶封蓋。此時的紅葡萄酒依然具有生命力,它們透過軟木塞緩緩地呼吸,直到成熟。
LINK
拉菲酒莊的由來
拉菲酒莊最早的紀錄可以追溯至公元1234年,那時候的法國,修道院遍布大小村莊城鎮,位于波爾多波亞克村北部的維爾得耶(Vertheuil)修道院正是今天的拉菲堡所在。加斯科尼(Gascon,法國西南部比利牛斯地區舊時稱加斯科尼省)方言中“la hite”意為“小山丘”,“拉菲”因而得名。雖然當時已經有人在這里的土地上栽種葡萄樹,但真正形成氣候,還要到17世紀西格爾家族的到來,正是在他們手中,拉菲發展成為出名的大葡萄種植園。雅克·德·西格爾侯爵(Jaques de Ségur)是在拉菲建起葡萄園的第一人,時間約在1670年左右到1680年代初期。